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依托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模拟酸添加控制实验平台,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我国南方森林土壤贡献了全国森林土壤50%以上的有机碳,而且森林土壤固碳仍在持续增加。深度发育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已严重酸化,基于物质输入输出平衡原理,酸化的土壤因al3 聚集产生铝毒使输入土壤有机质减少。然而,前期研究表明,目前其作为碳汇林的生态功能尚在,但关于深度酸化的森林土壤还在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并不清楚。
为此,研究人员对酸添加处理下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及固存机制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从碳组分看,长期酸添加显著促进了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碳(maoc)的累积;从碳来源看,长期酸添加下微生物残体碳累积降低,而植物源的木质素酚显著增加。
进一步分析发现,酸添加带来的土壤木质素酚的增加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抑制促进了poc的累积,而maoc的累积主要归因于铁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的有机矿质保护作用。
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化,土壤矿质保护作用与植物源碳的持续输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固存与稳定性。该研究强调,森林土壤酸化促进了矿质保护机制和植物源碳的累积,从机理上支撑了深度酸化森林土壤持续固碳增汇的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4-06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