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延迟退休会增加就业压力吗-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在近日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表示,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这也是权威部门对民众普遍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再次释放出的最新信息。无疑,延迟退休对民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不小影响,部分民众对此不理解甚至有误解也是情有可原的。这其中,延迟退休会不会增加就业压力,抑或是老年劳动力会不会与年轻劳动力争夺就业岗位,乃至会不会阻碍年轻人的晋升之路,恐怕是许多民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有其必然性。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即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成型于上世纪50年代,而彼时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尚不到50岁。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均预期寿命目前已经延长到77.3岁,但退休年龄却60多年没有出现过大的调整。

那么,延迟退休会不会增加就业压力呢?客观地说,答案是有的,但应该讲这种影响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辨析。首先,延迟退休将有利于增加经济活动人口,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而提高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一般来说,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收入低,比如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替代率(即退休金与在岗工资比率)大约为80%左右,而企业职工退休金的替代率大约只有50%左右。如果能够将一部分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实际劳动力,那么他们的收入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消费能力也会有所增强,这反过来对于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增加就业岗位亦有裨益。

其次,延迟退休是我国应对人口结构快速变化的必要之举。早在本世纪初,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而自2012年开始,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出现历史性的“拐点”,而且劳动力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迄今减少总量已经超过3000万。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是进一步延续人口红利,努力减轻人口负担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目前我国60-64周岁的人口有7785万人,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为5.5%,也几乎相当于全部劳动力的10%。如果能够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该年龄段人口转化为有效劳动力的话,那么我国“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最后,与其他年龄段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有所差异,与年轻人“抢饭碗”“争岗位”的问题并不突出。现在老年人跟年轻人的人力资本结构不同,技能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他们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替代性不大。比如,在以年轻人为主的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领域,延迟退休带来的影响就不明显。目前,灵活就业在我国就业市场异军突起,也使劳动力市场的包容性大大增强,无论是对青年劳动力还是老年劳动力,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无论哪个年龄段劳动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寻找自己合适的岗位。从国外的具体实践来看,在绝大多数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国家,老年劳动力与青年劳动力大都能够互相补充。比如在日本,老年人就业主要还是以传统行业为主,此外在一些生活相关的服务业中,高龄从业人员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维持该行业正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当然,延迟退休究竟会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仍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可以确定的是,延迟退休将会采取渐进式推进的方法,并将在一定程度上考虑部分群体自愿提前退休的意愿,以尽量减少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和情绪上的抵触。

目前延迟退休的方案仍在讨论中,人社部门表示将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取得共识后才会正式出台,广大民众也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提出自己建设性的建议。如此,延迟退休政策推出和实施的阻力就会有效化解,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