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云(武汉传媒学院)
2022年考研分数线的公布,不少教培机构瞄准正在备战复试的考生们,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各类辅导班。有的机构甚至开设了万元复试“保过班”,宣称有“优良师资”“内部资源”,可以保证通过复试。但实际上,资源和承诺履行艰难。有关考研保过班无法退费的集体投诉就有几百条,最多的金额超过100万元,退费拖延最长的已经有一年多。(4月26日 央视财经)
在当前众多学生考研的背景下,许多机构却打着“不通过就退费”的噱头吸引众多考生。但是实际上,机构在培训的过程中存在着合约履行艰难的情况,承诺所谓的“资源”和“培训”有时也往往只上了几次课便中止了。这样的培训不仅无法帮助到考生,还极大地分散了考生的精力与时间,使考生被迫艰难维权。
事实上,很多考研机构聘请了大量售课人员,所以常常出现销售内容与授课内容不符的情况。所谓包过班,其实质上也不过是一种包裹着“糖衣炮弹”的虚假营销。
究其原因,还是考研机构利用了考研学生的“焦虑心理”和“侥幸心理”,认为报了班就一定过,不报班就不过。或者认为,不报班就在资源和关系上比不过别人,认为似乎可以靠投机取巧获得成功。但实际上,不靠自己的努力,再好的资源与关系也无法成为考研路上的捷径。而考研机构,也正是利用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和手段而敛取大量钱财。
在当前,考研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有关部门更需严格规范市场主体,对于考研机构不能积极履责的要予以严格制裁、处罚,不合理推销要予以规范、限制。而对于考研机构来说,则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敛财不应该成为唯一目标。
考生必须清醒认识,再好的资源与关系也无法“保过”,唯有依靠自身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才是最好捷径。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