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亦婷(广西大学)
“由于您常年频繁乘坐电梯捡废品,每天使用电梯的次数六十余次,向您收取电梯运行电费2592元/年,电梯损耗1000元/年,8年共28736元……”南宁79岁的独居阿婆每天捡垃圾放在公共楼道和家里,邻居苦不堪言,物管无奈想出收取电梯费的办法。(5月4日《南国今报》)
据悉,物管并非真心要收费,只是希望通过这个近乎惩罚的方式阻止阿婆捡垃圾,避免给其他住户带来困扰。然而,这样的对策并不管用,也不是帮助阿婆的“良方”。
需要看到的是,除了节俭和勤劳的习惯外,老年人沉迷捡垃圾更多是因为一种“缺失感”。新闻里,阿婆表示自己没有经济方面的困难,主要是因为一个人无聊想找事做。现实生活中,老人痴迷捡垃圾被邻居投诉的案件时有发生。源沐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王静雯指出,老人捡垃圾的一种情况是为了获取安全感,他们存在着某种缺失,通过捡垃圾这种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
的确,退休后,老年人一下子离开“人声鼎沸”的生活,仿佛落到社会的“背面”,他们难免产生“不被需要”“不被关心”的失落。捡垃圾是一种证明自己的价值,打发寂寞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起事件中,据阿婆的邻居说,阿婆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一个人住在小区里的阿婆,每天陪伴她的就是捡垃圾这份“工作”。
对于“缺失感”引起的无节制捡垃圾,说教式劝告和经济处罚都只会适得其反。事实上,据报道,此前,涉事小区物管多次联合社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跟阿婆沟通,但并没有结果;阿婆拿到“电梯费”缴费通知单后,也是反将其贴回了物业办公室门上。
或许,当老人不再把“捡垃圾”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时,问题会迎刃而解。当然,我们无法苛求老人的子女放下工作和自己的家庭,也不能用“共情”绑架其他住户,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社会与老人的联系,让老人的内心世界“去空洞化”。
部分社区通过建立老年社区大学、老年俱乐部,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也不乏通过社工温暖的陪伴帮助老人戒掉“捡垃圾瘾”的案例。《北京青年报》曾报道过,社工张天蔚建立6人服务团队,制定了专业的帮扶方案,花了一年时间彻底解决了张玲数十年捡拾垃圾的习惯。除了社区外,仍然可以探索其他的渠道让老年人融入社会。
总而言之,收取高额“电梯费”,只会加高老人与社会的围墙,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