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尹凡(南京师范大学)
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劳动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这意味着今年9月起,中小学生都要学习煮饭、修家电、种菜养禽等劳动技能。
对此,多数人持支持态度。一方面,与劳动、与土地紧密相连,勤劳致富、实干兴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立足之源;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劳动教育显然可以打磨出学生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以及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恩之心。
但同时,另外一些质疑声音也值得关注。恰如被“随意瓜分”的体育课,劳动课会否成为只存在于课表上的形式主义?一些较为困难、繁重的劳动作业会不会变成“家长的作业”?劳动课的成绩标准又该如何判定?这些问题无疑为沸腾的支持声泼了一盆冷水。
诚然,如果不加以规范化,劳动课的落地实施的确难以受到保障。在升学压力面前,文化课成绩被学校与家长抬高到独尊的地位,“劳动课”难保不会如同音体美课程一样靠边站。但在“双减”政策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是时候让学校与家长放下对文化成绩的崇拜,放手让学生与天性沟通,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活出独特个性,方能满足新时代对特殊技能人才的需求。
精美的手抄报、巧妙的手工艺品……一些学校与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最终沦为家长的才艺大赛。劳动课布置的是“家庭作业”还是“家长作业”?这些疑虑与抱怨显然为劳动课的开展敲响警钟。布置超出学生能力的繁重任务,抑或是提出“做一顿丰盛晚餐”这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都是可以想见的荒诞作业之一。要避免给家长增负的“面子作业”,需要提高对劳动课授课老师的培训和规范,让劳动课立足科学,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让有关部门用一只监管的大手将劳动课从“空中楼阁”拉回土地,拉回现实。
劳动课回归校园,确实是对新一代青年成长有益的福音,但同时也为教育事业落到实处的要求敲响“警钟”。劳动课深入落实的道路需要矫正与完善,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守护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