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天
不久前,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从春秋时期孔子办的私学、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汉代太学,直到明清时期的国子学和书院等,绵延数千年;说年轻,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学习西方的产物,若从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近代西式大学“京师大学堂”算起,至今也不过百余年。其间经历了战乱、迁徙、运动等,使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因此,真正实现平稳快速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至今不过40余年。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国能从高等教育“弱国”,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无论如何,这都是了不起的成绩。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们也开始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这其中最大也最本质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将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
换句话说,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现实的问题是大而不强。面对新时代,必须把高等教育发展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归根到底,是以“大”为基础,在“高”上下功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既要有“先头部队”,也要提升整体质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大、数量多,但其发展不是很均衡和充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比如,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双一流”大学与一般高校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教育资源占有量,尤其是优势教育资源占有量上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导致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与实力参差不齐。
以生均教育经费占有量为例,我国东部高校是西部高校的2~3倍,一流大学是普通高校的5倍以上,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则相对比较均衡。
同时,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大课题等资源上,“双一流”大学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则相对薄弱,除去人员开支,教学与科研支出不足,严重降低了教育质量。此类薄弱高校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因而拉低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在“高”上下功夫,实现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部分高校作为“先头部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上限。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着眼于整体质量,拉升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
在这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对某些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策略进行一些调整,在资源分配体制机制上,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地区间和高校间资源占有差距,尽可能做到高位均衡。
须知,只是极少数大学获得优先发展和承担冲击一流的任务,而没有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做保证,就谈不上真正的“一流”。
变“金字塔”为“五指山”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还谈不上“最强”“最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存在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则在于高等教育结构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尚需进一步明确。办学错位、越位、缺位问题也依然在高校中存在。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一些高校也还存在过于攀高、贪大和求全的倾向。
具体而言,尽管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及其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地方本科高校也已达全部本科高校的80%以上,但心甘情愿地办好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数量依然有限,某些地方高校还存在着想方设法谋求升格和改变身份地位的现象,结果也就导致了国内高校办学雷同、模式单一、缺乏特色问题依然待解。
因此,在“高”上下功夫,必须走多样化办学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变单一化的“金字塔”为多样化的“五指山”,既要培养拔尖创新的学术大师,更要造就千百万大国工匠。要达到此目的,需要有关部门做到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分类拨款、分类管理,使高校在不同赛道上都能够办出高水平和高质量。
形式之“大”与内涵建设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之“大”更多表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外在形态和结构都显示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高校办学条件与设施也得到快速改善。但严格说来,这些都还属于“面子”层面,在“里子”层面,我们还需要在高等教育的内在精神和内涵建设方面继续加强。
这主要表现在包括高等教育理念、精神理想、体制机制、人才素质、课程教学等在内的各个层面,国内高校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具体而言,国内很多高校依然未能真正理解、把握和运用大学教育规律。这导致其在办学中还存在管理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倾向。一些学生也只是把求学、做学问作为谋生的手段。近年来,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利益等倾向虽然受到很大程度的打击,但相关工作仍需持续进行……
上述现象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使命尚未达成,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必须牢牢确立质量为本的理念、回归大学之道,处理好学术性与职业性、自主性与约束性、服务社会需要与坚守大学学术等关系。
须知,学术的自由、自主和自律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根基。缺少根基和内涵的大学,再怎么强调和建设一流,也只不过是一时的荣耀和光环,既走不远,也飞不高。
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
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过程中,本土化与国际化是必须处理好的一组关系。这一点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出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
在处理本土化和国际化关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警惕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对国外高等教育标准与文化的过分迷恋甚至追捧。
不久前,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相继宣布退出国际排行榜。这一现象背后体现出国内顶尖高校已经开始反思面对国外标准,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这是值得称赞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确处理本土化和国际化关系,既不是对国外标准与文化的一味追捧,也不是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在与国外高等教育进行交流与互动时,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从自身需要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如此才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高等教育的目标。
不管从历史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我们对此都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便涌现出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为世界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形象。如今,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条件。
在过去40多年里,我国高等教育能发展至此,无疑得益于全球化。可以说,我们是国际化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也在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有明确的目标。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