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沃土-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李廷洲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近日共同发布了2022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纪念馆等140个单位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电子导览地图也同步上线,为公众和青少年提供“一站式”的科学家精神教育体验。这些基地将成为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光荣的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科学”一词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科学救国”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理想追求。像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屠呦呦等将科技创新的硕果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促进国家富强和人类福祉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科学家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可以说,科学家精神就是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为国奋斗的精神积淀,又在不同时代的探索与付出中不断发展完善。

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国家富强、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源泉,也是一个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向青少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促进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发展、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中国谋求科技自强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勇攀科学高峰、立志科技报国的战略科学家,这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日前,一项由10763名中小学生参与的关于偶像人物的调查显示,科学家是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袁隆平成为排名第一的科学家偶像。这充分说明当下中小学生的偶像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统一,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成为儿童青少年心中偶像的新特质。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科学家的事迹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还面临一系列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的影响,在青少年中出现了明星偶像崇拜的现象,对部分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随之滋生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令人担忧。

在青少年中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需要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和社会化。应充分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平台,促进科学家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日前公布的140家基地是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还有所受限。各地各部门应该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掘更多本土的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拓展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促进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友好型环境。将科学家精神更多地融入课程、教材,产出更多弘扬和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影视作品、青少年读物,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滋养。

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大幅压减,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科学家精神教育大有可为。另外,还应完善科学家精神教育的话语体系,形成容易引起青少年兴趣的、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和有效的传播载体,让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体验和学习。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