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青(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6月1日17时,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宜宾市兴文县一初中的学生们用“一秒钟”避险并有序撤离的新闻上了热搜。“一秒”避险的初中生们固然值得点赞,但在地震到来时,也存在这样一个数量不容小觑的人群,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被困于室内而无法及时避险。他们,是被隔离人员。
防灾就是最好的抗灾,灾前的应急预案完备一分,受灾群众的损失便少一分。能够做到“一秒”避险的学校,平日里在应急预案、地震演习上下的功夫肯定不少,所以地震来临时,才有“一秒”避险的亮眼表现。而反观一些对被隔离人员“加锁封门、从外反锁”的做法,显然是执行者存在疏忽,不曾考虑到地震这种特殊情况。但是,这种一时的疏忽,可能导致不少家庭的破碎。
地震避险有“自救黄金12秒”的说法,这是由于地震波的横波与纵波传播速度一快一慢,速度较快的纵波导致第一震感,12秒后就是破坏力大的横波,这12秒就是紧急避险的黄金时间。诸如“加锁封门、从外反锁”之类的行为,看上去是杜绝被隔离人员外出、防止病毒扩散的“硬核”做法,在灾难来临时却也浪费了人们宝贵的自救时间。
防灾与防疫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早在2020年2月,深圳人大代表戴梅便建议,使用电子围栏而非物理围栏(如加锁封门)对居家隔离者进行监督。事实上,以智能设备助力隔离管控的做法在全国各地均有实践,不仅能够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而且便于隔离者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避险。
从五月中旬开始,大量高校学生离沪返乡,规模庞大的返乡潮给各地带来防控压力,本次地震更是暴露出部分隔离点防灾意识薄弱、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甚至根本没有应急预案的问题。“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隔离实施主体应当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拿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防震减灾不能落下每一个人,防震减灾不能落下被隔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