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语灵(西南大学)
每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今年6月7日上午11:30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语文的作文试题也在第一时间被汇总公布,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人民日报》也联合新浪微博发起了“微作文大赛”活动,邀请网友参与到高考作文的写作之中,不少媒体也陆续发表了“评论员写高考作文”等文章。
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全民热议高考作文的盛况?其实这也体现了“高考作文”所具有的特殊符号价值:它既是触发人们回忆青春的媒介,是教育改革新趋势的体现,它也作为时代的路标,承载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关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高考作文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应试作文能力,也要给予一定的“留白”空间,考察其在自我思考中形成观点的创造性写作能力。《红楼梦》中众人匾额题名的情节、“本手、妙手、俗手”的围棋术语、从小家到大家的“烟火气”……这些颇具抽象化的作文材料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哲学思考与人文情怀蕴含其中,同时也留足余地、富有思辨性。面对同一段材料,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经历与思考框架,从不同的视角去抒发感想与表达观点。这使语文作文更具开放性,不拘泥在固定的“套路公式”之中,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生活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声音的回响。除了要考察学生的语言修辞、审美鉴赏与思维发散等语文综合素养能力之外,高考作文也作为一个风向标,引导着学生主动关心现实社会的各种新变化与新议题,使其不仅局限在语文考卷的“一张纸”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全国乙卷聚焦双奥之城北京,以“跨越、再跨越”为题,要求考生把握时代脉络,思考跨越两届奥运会的中国在这14年间的变与不变。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其作文命题也十分体现地方特色,聚焦创新驱动与人才强省的议题,引导考生思考宏观政策实施与微观主体能动性间的联系。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充满时代烙印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到改革开放初期《树木·森林·气候》对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关切、《动口与动手》对人际关系与矛盾冲突的思考,再到新世纪以来“自拟标题”“文体不限”更具开放性的考题……
回顾40多年以来作文题目的变迁,可以说,高考作文变化的轨迹反映了教育风向与价值取向的变化,也具有时代特色的烙印,体现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截面,记录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也不只局限在个体的考生身上,而是可以成为一次集体参与的文学创作,向全民创造了一年一度去回忆过往、体察生活、审视自身、感悟时代的特殊契机,向公众提供了一扇表达情感与价值诉求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