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南京师范大学)
6月7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师生同唱《万疆》送高考学子上考场。作为该校校长,张桂梅连续12年送高三考生进考场。尽管患有严重风湿病,她仍然忍着疼痛、蹒跚着坚持送考陪考,从不缺席。(6月8日 《中国青年报》)
一年一度高考季,“校长妈妈”张桂梅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可以看到,面对人生的这场大考,即便是“大山里的孩子”同样需要仪式感。越是在贫困封闭山村的孩子,往往越容易自我沉沦、丢失梦想,这时就越需要信仰之光与之抗衡。从高考前的激情宣誓,到赶考车上的齐声合唱,乃至在华坪女高经历的每一个仪式感,都在点滴之中让孩子们相信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让他们一步一步去摆脱“大山的魔咒”。
有人说,高考是一次“成人礼”,是人生的岔路口,是青春与热血的里程碑。“十年寒窗苦读日,只为金榜题名时。”毋庸置疑,即使放在经济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说,高考依然是实现人生逆袭的重要通道。可以想象,张桂梅送考的12年间,中国社会的教育风向与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无论如何,高考作为“社会天平”的责任与底线从未动摇,“读书改变命运”的朴素道理也始终熠熠生辉。正是“张桂梅们”用代代坚守的毅力托举起山区孩子们的大学梦,才让麻雀飞出大山变成凤凰,让山里的孩子们在外面的世界发光出彩。
与此同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高考正在逐步从它社会价值的沉重躯壳中剥离出来。正如张桂梅不止一次寄语华坪女高的孩子们,“高考不是终点,未来你们将踏上各自新的旅途,希望你们能怀抱初心,坚定地走下去”。何尝不是如此?若把人生比作一部电影,高考或许只算得上一个开机仪式,“真正好戏还在后头”。
实质上,在中国越发多元成熟的价值体系下,“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正在成为古旧的社会信条。或许,把高考当成某一阶段的学业测评,当成人生进阶中的平凡一步,才是对于高考较为妥帖的认知态度。我们相信,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绝不会只有一个事关命运、标定人生的出口。
更进一步讲,如何尽可能地创造更加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如何让每一个人的自我奋斗都有价值变现的可能?如何让社会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从而逐步实现高考在观念上的普遍祛魅?这恰恰是社会进步之舟经过“历史长江三峡”所必须经受的考验,也将会成为“张桂梅们”在面对教育向纵深转型推进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