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妮(南京师范大学)
7月21日,重庆沙坪坝一居委会内,暑期未成年人公益托护班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学习脸谱绘制课程。本次“青仔益起来”公益托护班由当地未保办、教委、总工会、团委共同主办,主要由常态化活动、特色活动两方面构成。目前,共有15个办班点,450名小朋友参加,以“官方带娃”的形式为家长们解决了托护问题。(7月27日 《重庆日报》)
暑期带娃一直都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如今,不少家庭夫妻双方均为在职员工,在寒暑假,他们大部分时间仍需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因此,三个月的假期内,孩子该去哪儿?该由谁管?被迫“放养”还是报名昂贵的暑托班?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
寒暑假是孩子身心发育、三观培养的关键时期。放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休息,更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发展孩子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寒暑假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官方带娃”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家长缺乏时间与孩子发展需要的矛盾。由居委会等组织出面,从常态活动与特色活动两个方面入手。既巩固了孩子们在学校所学知识,又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世界、探索自我,学习实用的社会自然知识,了解社会的各行各业,培育起健康的世界观、职业观。相较于培训机构的暑托班, “官方带娃”更能让家长们安心、放心,也减少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
经过实践检验, “官方带娃”的方式是可行、可靠的。不少地区都对此进行了尝试,如南京建邺区的“四点半”课堂暑托班、云南会泽的“七彩假期,益起成长”暑托班等等。 “官方带娃”的形式在全国遍地开花。
如何维持与发展该形式,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将公益暑托班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与消防部队、科技馆、博物馆等组织合作,拓展课外知识,开展职业认识培训;将街道财政与爱心企业捐助相结合,聚合社会力量,解决公益暑托班费用难题,等等。这些都是“官方带娃”可以参考借鉴的方式。
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青少年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寒暑假的教育问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解决假期“带娃难”,探索托护新方式, “官方带娃”仍旧大有可为。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