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自觉回归教育本真需要实际行动-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红网 王军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劳动”又成为热议话题。日前一则某地学校组织小学生春游,带着锅碗瓢盆野炊劳动的新闻,又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不乏不解和质疑之声。

前述劳动情景,不禁让笔者回到曾经的儿时记忆,并为当事学校举措点赞。将春游野炊变成一堂劳动体验课,本质上,也是让劳动自觉回归教育本真的实际行动。如此行动,益处多多。比如,学生分工明确任务,拾捡柴火的,搭灶生火的,淘米洗菜的,炒菜煮饭的,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合作,互相分享饭香菜香,一个个开心非常。不难看出,此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享受劳动的快乐。而这些,是课堂上学不来、学不会、学不懂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被提上了关乎国家未来的教育大事,劳动教育之极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现如今,孩子娇生惯养,在温室里长大,缺乏劳动实践。春游虽事小,但借此行动进行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则意义不小。

记得小时候,在家中帮助父母洗碗、扫地、烧饭、洗衣服,甚至干力气活,是再平常不过之事。应当说,家务劳动锻炼和习惯养成,为今后学习、生活、工作和成家立业打下了良好能力基础。劳动让我们学会去适应社会、去经营家庭、去应对所有一切,劳动成就了全面发展健康的我们。作如是观,劳动实践功不可没,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劳动意义不可小觑。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生活方式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和国人价值多元,对于劳动实质内涵也有了不同理解,导致劳动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现如今,随便去接触一位家长了解,都会异口同声给出相同答案: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在家庭里水手不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就连简单地系鞋带、剥鸡蛋壳等个人自理劳动技能,都需要家长帮助,更遑论去替父母分担家务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了。劳动实践的缺失,培养出的孩子缺少劳动意识,带来的后果就是天生能力短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劳动关乎个人健康成长和国家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出台,目的之一正是在于更好地让劳动回归本真。劳动教育回归本真,既需要学校推出带着锅碗瓢盆野炊劳动之类的创意行动,更需要每一个家庭积极支持和自觉参与其中。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双手创造出来的”。让劳动自觉回归教育本真不能光说不练,说到底,还得靠实际行动来实现劳动的自觉理性回归。

具体而言,抓好劳动教育,就是要树立劳动光荣的美德意识。应从思想认识上打牢正确的劳动观,引导教育大中小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抓好劳动教育,就是提高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摒弃一味追求分数轻视动手能力培养做法,让大中小学生学会动手技能,从学会洗碗、扫地、洗衣服开始,体会劳动的收获和快乐,通过重视劳动体验,多些劳动经历,从而在劳动中健身健体、锤炼品质、完善人格。抓好劳动教育,就是完善劳动内容培育体系,学校应把劳动教育排上日程,科学开设劳动课程,配套劳动实践设施,认真开展劳动教育,在企业、农村设立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大中小学生增进劳动体验、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真诚希望,学生带着锅碗瓢盆野炊劳动之类实际行动常态化,不要再成为热门新闻和争议话题,而是成为让劳动自觉回归教育本真的开路先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