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业质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一线去”-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基层就业。从现实情况看,“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里就业创业,已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高校毕业生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就业选择面宽,对岗位平台的要求也高。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蹲苗地”“大舞台”,在岗位上要有特色、有专长,用发展性、成长性来支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岗位也要放低姿态,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实现高校毕业生和基层岗位的“双向奔赴”,要把握好高质量就业的三个层面。

一要有高质量岗位。目前,社会大众对基层岗位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认为基层岗位能力要求低、工作发展性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事业发展已然成为时代潮流,在劳动社保、社区管理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小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发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这些岗位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趋势性,这些岗位是在历史发展的推动下被创造出来的,要承担历史使命,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发展性,基层岗位既具有充分的丰富性,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创造性,这些工作岗位不是“举大牌、喊口号、发文件”,而是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和创新性思维。面临基层崭新的工作形势和全新的发展理念,高校毕业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思想活跃、创造力强的特点,才能在基层大有可为。

二要有高质量匹配。高质量匹配源于高质量的岗位发布。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就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各种方式深入基层。但总体来看,在就业选择上,高校毕业生和基层岗位仍有不少的距离阻隔。这个距离源于其他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源于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平台的分散性、狭窄性。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聚合资源、深挖潜力,多渠道、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形成岗位发布的集群效应,促进岗位信息的传播。

高质量匹配成于高质量的人岗耦合。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人岗适配,就是要使个人专长能力和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进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形成高质量匹配需要有自由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如果缺乏双向选择和沟通机制,就会形成人才的埋没压抑,极大地削弱人才的激情与创新精神。因此,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既要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也要有让毕业生“流得动”的机制,提高人岗匹配质量。

三要有高质量生活。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高质量就业需要带来高质量生活。高质量的生活源于基层工作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源于基层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基层群众有收获,基层干部就有成就。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岗位上,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收获工作的成就感。高质量生活源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要有在工作中不断发展工作技能的主动意识。工作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工作的职业化道路才会越来越长。这有助于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帮助基层工作人员达成工作和生活的均衡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