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法学教育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法学教育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在高校开展法学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满足社会发展对法治人才的专业需求,也可以持续推动我国法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2023年2月,《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印发,为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进行了整体部署。

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在原政治教育系下创建法学教研室;1994年,南京师范大学成立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在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法学院,为高质量法治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质量法律理论与实践人才的培养,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深耕与探索。目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已经拥有理论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9个教研室,同时依托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智库资源、江苏高校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资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探索新时代法律教育规律,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高质量法治人才。

深耕师道杏坛田园,厚植教坛桃李芳华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学院公丕祥教授、夏锦文教授先后荣获“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23年,方乐教授和王彦强教授荣获第六届江苏省十大优秀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近5年来,法学院新聘任的教师涵盖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等国内外院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和出站博士后。此外,学院引进了多位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各学科师资力量得到整体发展。青年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斐然,先后在《中外法学》《法学》《行政法学研究》《财经法学》《法治研究》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门、司法部门等课题项目十余项。学院不仅注重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综合评定,还注重构建完善的成长培养体系,帮助教师在教学之余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提升教师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要求,开展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的选派工作。2023年学院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分别前往美国和日本访学,拓宽专业视野,精进教育技能。

绘就法学教育华章,融通法学教学精髓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其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持“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立足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我国法治事业发展实际,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法学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目前,学院法学学科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省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法学理论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学院始终秉持理论与实际并重的建设思路,在常规法律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法学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推进学生法学实践水平提升。人才实践培养平台建设方面,学院与司法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生培养合作协议,设立院级研究生工作站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或客座教授。

此外,学院鼓励学生在扎实开展法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积极投身于法律运用与服务。学院本科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课程之余,积极参加法学教育实践活动。以国际法模拟法庭为例,模拟法庭比赛作为对学科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助于为学生积累大赛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书状撰写、口头辩论、英语听说读写以及英文文献检索能力。学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标准法律化流程的模拟法庭活动,将法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转化为法律实践。近年来,学生参加高校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贸仲杯”(cietac cup)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十余项,学院创办的“律苑星辉”江苏高校法律人风采大赛,为省内高校法科学子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展示平台。学院硕士研究生组成专业的法律咨询小组,运用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当地民众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此类法律援助咨询活动不仅为当地社区居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权益受损问题,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年来,法学院学子累计参与法学实践教育活动逾1.3万人次,面向校内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次,相关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

涵育青衿法治情怀,锻砺学子法律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创新式地构建“三职一体、善研善成”的硕士培养机制体系,采用职业定位、职业能力、职业发展三方面素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研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方面并行提升,助力学生持续成长、立德成人。学院在多年来的法治人才培养中充分运用校内教学资源,积极探究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合作形式,以多元化的校际合作方式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与国(境)外高校法律专业的合作交流,扩展校际合作领域,深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深度,完善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当前,学院已经与日本桐荫横滨大学、日本明治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美国肯塔基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为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院与日本明治大学、日本桐荫横滨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签订交换留学协议,为本院学生创造交换留学的机会,推动学生在中日法律学习过程中提升法律素养。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的mcj联合培养项目作为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自办学以来毕业生累计307人,培养了大批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刑事司法领域专业人才。2023年6月,学院获批国家教育部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

教学心弦韵律悠扬,铭刻多元学术足迹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高水平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专业化法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2016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法学会联合主办的《法治现代化研究》期刊获得创刊批复,次年1月正式出刊发行。《法治现代化研究》是江苏省内重要的法学专业期刊。期刊的发行不仅扩展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学专业前沿信息,也为学院师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专业的学术指导,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化、高质量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学院根据自身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学资源,以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在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学术训练方面,学院多次承办大型学术性会议与论坛,组织博士研究生论文批判工作坊和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坊,举办论文写作大赛,开展多校联合线上协同指导小课堂。近年来举办数场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与大专家、新理论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作了关于“民法典的时代特征”讲座,阐述了关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具体步骤,突出讲述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张新宝开展题为《从隐私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利益再衡量》的学术讲座;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就“刑法学的解释循环”进行了分享。

百廿传承、三江师范弦歌不绝,名家辈出、金陵法学育才厚生。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承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旗帜和行动指南,厚植家国情怀、学术理想、创新思维、法治信仰,高度重视法学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本校法治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法学学科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邀请著名学者和实务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学术交流活动,踔厉推进与国内外各类高校法学学科合作交流,通过夏令营、暑期学校、交换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走向法律工作岗位、从事法治建设事业打实地基、铺好前路。以立体多元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对法学、法律专业学习的热情,提升了应用型和理论型法学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展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赓续奋进、勇毅前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将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法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究同社会组织、高校的合作培养模式,充分挖掘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智库资源,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培育一批批法德兼备的高质量创新法治人才。

(陈朵 顿泽宇 吕添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