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深化-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他还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面临的很多技术“卡脖子”问题,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要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遏制的态势,提升国际学术前沿影响力,从源头上实现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不仅要持续发挥自由探索的优势,更要面向国家急需、行业所需开展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亟须探索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双轮驱动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高校有组织基础研究的占比

自由探索一直是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主要模式,以好奇心驱动,发挥个体创造力,独立开展研究活动。然而,许多重大原始创新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团队支撑。同时,当代重大、尖端科研活动远非个体或个别单位能够胜任,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系统的创新主体参与,需要有组织的科研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整体布局。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要避免科技力量“小”“散”“虚”的问题,科研布局中单兵作战的比重应相应缩小,有组织科研所占比重应得到提升。要以国家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为导向,创新基础研究的组织机制,在重大科学问题凝练、资源配置、协同合作等方面加强学校组织推动,形成跨单位、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从单点创新到体系化创新的突破,汇集各方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以双轮驱动机制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急需加强基础研究,既要靠学科纵深发展,也要靠多学科交叉融合。目前,科技发展饱和度已经很高,多领域发展几乎达到成熟,科技创新需要跨领域沟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的优势,但也面临学科体系转型升级的挑战,如传统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不足,新兴学科建设与科技快速迭代的步伐尚未契合等问题。

基础研究的双轮驱动机制,有利于破除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壁垒,纵深推进学科交叉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生物、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应当积极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法随机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科技工作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切实保障一批有创新潜力和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做出原创性高、影响力大、开拓性强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家急需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集成电路、海洋极地、空天科技、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应当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合作、实体建设等途径推动学科间深度交叉,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打破以学科边界形成的院系格局,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复杂系统。

根据科研活动特点区分科研管理模式

全球竞争格局的深刻调整、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等国际国内重大变化,既对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科技管理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高校有必要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双轨制科研管理模式。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有明确的科研任务、固定的项目周期、严格的验收指标,适宜参照课题制管理。相比较而言,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关于客观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开展的是实验性或理论性的探索工作,不以任何专门的具体应用为目的,科学问题源自科研人员的灵感和新思想,强调研究成果的首创性。这类研究周期较长、目标导向不明确、科研产出不明确,应采用更为灵活的、长周期的科研管理方式,不以时间节点、标志性成果为考核指标,给予科研人员更充分的自主权,自主设定研究计划和考核标准,自行管理研究进度和研究安排,并保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连贯性。

实行双轨制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保障,而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目前,在人才评价、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影响科研人员学术成长的通道中,主要看重项目主持人和论文第一作者,而项目参与者或论文合作者的贡献难以得到相应的认定。科研人员既要依靠大团队成长,又必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去申请主持项目,使得很多科研人员背负“双重负担”。

大科学时代,越来越多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来自大工程、大项目、大计划,需要有组织的科研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整体布局。高校应建立双轨制人才评价机制。对于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评价方式需要符合有组织的科研范式,重视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鼓励科研人员在有组织的科研过程中快速成长;对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指挥棒要能够引导科研人员投身原始创新,支持科研人员开展非共识项目研究,探索从未被证明、没有研究基础、无人探索或探索失败的问题。在人才评价机制上,需要创设更为包容和宽松的环境,同时辅之以相应长周期、宽松的评价环境,使科研人员有相对自由探索、思考真正的科学问题的时间。

建立基础研究的分级分类支持体系

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较多、技术工程类偏少的科研结构相比,我国高校纯基础性研究明显偏少。这种差异如不改变,将导致我国未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也将直接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科研人员获得稳定支持的力度。持续调整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性经费的财政投入比例,提高稳定性支持的比例。二是要设立分级投入机制,根据科学问题的紧迫性、前瞻性及其与国家战略发展或区域建设的相关性等,构建国家级、区域级(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省市级等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以解决不同层面对基础研究的需求,做大基础研究总盘子。三是要建立分类支持体系。对于直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研究,由国家设立专项、直接投入、定点支持、揭榜挂帅,尽快实现重大突破。对于行业需求结合紧密的目标导向基础研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基金等手段,引导更多的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建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专项项目等,资助高校科学家及其团队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对接;对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建议各级政府通过设立科学基金、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形式,保证支持基本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捐赠、联合研究、冠名工作室等方式,予以补充支持。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基础研究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要持之以恒地鼓励自由探索,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勇于挑战“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更要围绕国家需求和科研短板,总结、归纳、凝练出若干科研方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科研人员结合自身背景、研究兴趣,统筹好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基础研究的关系,选择最感兴趣、最擅长的研究领域长期坚持、不断创新,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支撑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占领先机。

(作者单位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a012]成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