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鑫
“月跑2000多单,敲2000多户门,接触几百个商家,日行三万两千步,爬110层楼……”最近,一篇名为《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的文章引发公众关注。文章作者是来自临沂大学的文学院教师邢斌,他以自己一个月送外卖的亲身经历为例,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行业疾苦、生活不易以及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的“信息茧房”。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立行”。体验送外卖进行调研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对这样一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求真知、搞学问的姿态,我想出发点自然是好的。邢老师的调查确实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骑手处罚规则要更加透明,违规骑手处罚数额要更加合理公平,骑手不服处罚时要有高效的申诉渠道……
如果仅看这个事件本身,大学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跑外卖,体验真实的社会百态,本是一桩值得鼓励的好事:通过学者的视野和表达能力,让公众了解到外卖骑手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促进社会对这份职业的尊重与理解。
事实上,没有正确的调研更没有发言权,调研的生命在客观反映事实,或尽可能还原真相。若从事实层面思考,就这样一篇“教师送外卖”式调研,内容上看似乎值得商榷。一方面,在客观性上,数据不能“添油加醋”或者没有经过严谨论证,就轻易发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个别数据的真实,也并不能代表总体数据的真实。所以,当邢老师自述月送“2000单”,但据媒体报道实际只有365单,当事人后来也坦陈“非精算结果”时,其所得结论是否准确是值得商榷的。
另一方面,内容不宜“情绪越位”。“任何论断的提出都需要严密地论证”,因此在分析“究竟谁在阻碍我们过上有最低体面水准的生活”这一涉及群体经济生活的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站在道德直觉和个案基础上。若把强调客观真实的调研,变成追逐流量热点的文学创作,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当然不能忽视问题,但也不必只看到问题,而应当理性、辩证、客观地看清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根据媒体报道,作者曾自述:“无心于调查,就是想体验。”如果是作为一篇文学作品,这种做法没有问题。但若从调研本身上考量,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调研观”。调研,特别是要站稳群众立场,“调”民情,“研”民忧,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带着问题去调研,根本目的是立足客观实际,求真务实地去解决问题。如果调研没有基本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不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把握问题实质、把握矛盾规律,这是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缺乏实实在在的数据以及客观事实作支撑,甚至用单一的人文视角解读经济问题,这样的调查研究显然发现不了“真问题”。面对“教师送外卖”式调研,我们需要厘清的是,外卖员群体的困境当然需要被看见,但带着文学的浪漫主义去体验真实生活,放大了一方的苦难,也忽视了调研逻辑的基本遵循。
正如一名来自四川的外卖骑手曾在自拍的视频中说,“我们外卖骑手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如果是带着文学的浪漫主义体验真实生活,并夸大渲染一些细节的话,那么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经不起检验的。又如北京大学薛军教授撰文认为,这篇调研文章能够将骑手职业的个体体验表达出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把这篇文章看作是控诉平台‘周扒皮’本质的实锤、铁证,形成某种舆论风暴,似乎就有些过了”。
说到底,求真务实始终是调查研究最基础的底层逻辑。尤其对于一个综合复杂的公共议题,更需要我们站稳群众立场,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去了解情况、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如若只是变成浅尝辄止、追逐流量热点的文学创作,终究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与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