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 杜威 (中国传媒大学)
今年八月,山东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邢斌以《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为题发表了一场讲座,讲述了自己整整一个月的送外卖经历,网友纷纷为他点赞。邢斌愿意脚踏实地体验基层劳动者的生活,愿意用经历来充实自己的“笔杆子”,这份精神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每一个“知识分子”都应该学习的。
邢斌走出了“知识分子”的光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酸甜苦辣,写出了最真实的文字。据邢斌讲述,在送外卖之前他也能从社会报道中了解到外卖行业的辛苦,但当事情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意识到外卖员们究竟有多不容易。也正是因为他曾经“被要求带垃圾”“被顾客推搡”“被保安训斥”,因为他“每天要走三万多步”“一共瘦了六公斤”,他讲的故事才有信服力,被大家所愿意接受,正是因为他自身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出最扣人心弦的文字。
被互联网与数据束缚的文字工作者,难写出沉到民众心中的文字。邢斌说:“如果对生活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飘的。”互联网时代中,公众习惯于通过一方屏幕去了解世界,通过数据搭建的平台去分享与评论,文字工作者也难逃如此:足不出户就能抓住社会的热点,辗转于不同的网络页面就能写出作品。但没有经过真情实感浇灌的、坐在办公室里就编撰出的文字是没有品质的,无法真实反映民情,无法引起共鸣,也无法解决问题。
俯下身去看看真实的柴米油盐,才能讲好普罗大众的故事。了解民生,写民生,不能不去实地勘察,不能不下沉到人民群众中,要去看看社会上互联网的光照不到的地方,挖掘没有被发现的真实故事,要走出办公室,走向田野去。论民生,助力改善民生,不能不用心感同身受,不能不走进个体故事当中,要去发挥文字与知识的力量,要去用笔杆子扛起社会的责任,要去用键盘敲下那些没被发出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望每一位饱含理想的知识分子们都能像邢老师一般,用心用情走进群众,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