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未成年欺凌案件”之后,整个社会都还需要一个交代-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自9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联合调查组就此前的“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发布通告以来,整个事件依旧保持着相当高的热度,社会舆论依旧未能平息,为何?只因为如此非人性的欺凌甚至包含着性侵的行为,施暴者为之付出的代价几乎为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赵某某、晋某某进行训诫,责令其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而如此轻的惩罚,又怎么能不让人怀疑,两位施暴者究竟能长几分教训?

对这个结果的不安、不满普遍存在。9月28日,“大同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同校学生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事情曝光后欺凌者已未到学校上学,但至今学校还未给所有学生家长一个可以放心的解释与交代,“我们更关心两个欺凌者的去向,担心转学出去也会祸害其他学校的孩子”。

“担心转学出去也会祸害其他学校的孩子”,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当地的家长们也不相信,如此轻的“训诫”惩罚,可以让持续欺凌、性侵行为达一年半的两个欺凌者改过自新、改头换面,而是更有可能“祸害其他学校的孩子”。家长们的担忧不难理解,这也是大同相关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解决方案的问题:即使“训诫”的处罚程序上合规,但从人情、常识角度考虑,如此“处罚”也难以“落地”,保护了施暴者,却让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

大同的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解决方案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副社会景观:憋屈的受害者家长、担忧的同龄人及家长、或一辈子都走不出阴影的受害者、沸腾的社会舆论,以及另一边,轻轻的训诫后便能全身而退、换个学校就能继续作威作福的“施暴者”。作为“训诫”处罚的根本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程序上基本合理,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保护的是未成年人不受伤害,而非保护“恶意伤害他人的未成年人”。换句话说,整个社会对于这么一次恶性事件都还需要一个交代。

首先,即使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没办法对两名年龄分别为“9岁”“10岁”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也需要让公众看到施暴者付出的代价,一旦如此毫无人性的欺凌行为都只换来几乎为零的代价,则必将换来更多对其行为的“模仿”。这种代价,一方面是经济上的赔偿,另一部分则是系统的训诫工程,参考国外的处罚方式,持续进行心理辅导,每年追踪测评,一旦发现有犯罪行为,则加大力度处罚,确保训诫的效果。为受害者声张正义,也让社会放心。

其次,通报里轻描淡写的受害者及其监护人,“责令(施暴者)道歉……同时组织力量向学生及家长开展关乎、安抚、心理疏导等工作”,很难说遵循着最大受害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令人担忧的是,这份不符合公众朴素正义的处理结果,将会在年幼的受害者心理上留下什么样的阴影。至少在目前急切需要的,是加强对受害者的创伤后心理干预。

最后,就目前看来,在不少案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非但未能保护好受害者,反而给受害者带来了“二次伤害”,也成了施暴者的“护身符”“金钟罩”,这也值得我们反思,《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要保护谁?或许,正如不少法学者呼吁的,修订应当提上日程了。

来源:红网  陈自强 (湖南工业大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