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
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开发各类文创产品让游客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拍摄纪录片、参与文博类综艺……近年来,花样翻新的文物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年轻人的“备忘录”。
“博物馆热”的兴起,是多重因素带动的结果,并非偶然。
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
一些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呈现展品吸引观众。
新石器时期的骨笛,春秋时期的楚国青铜编钟……在河南博物院,观众除了可以在展厅观看这些珍贵文物,还可以走进音乐厅,直观地、沉浸式地感受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和魅力。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根据文物复制出来的乐器,不仅演奏古代音乐,还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ar智能导览眼镜让观众能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观赏文物;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展品特性,以最佳的方式展示文物……新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在新时代,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博物馆的体系布局正在逐步优化。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不断增长,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社区博物馆蓬勃发展,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这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其次,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也是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博物馆积极举办展览、策划活动、研发文创产品,使得“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同时,各地探索实施“博物馆 ”战略,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传媒等领域跨界融合,调动更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博事业。
此外,博物馆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博物馆条例》、《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博物馆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博物馆管理日益标准化、规范化。
在新时代,博物馆不仅在数量和类型上有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在发挥社会功能、推动文化传承、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如“云游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等新的展览和活动形式也逐渐成为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博物馆热”这一现象是当代中国制度优势的伟大印证。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开拓新的生活,焕发出空前的创造热情。整个社会洋溢着生机活力,一切资源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智慧的源泉充分涌流。而所有这些,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都是不可想象的。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他们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古时的生活图景、古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怀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些都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自觉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