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萃(山东大学)
近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一女生被男友以63页ppt控诉出轨一事,成为社交网络热点。抛开八卦的成分,这件事在社会和法律的层面,也值得辨析。发布控诉ppt的男子自称在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而被控诉女生则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他们从2022年底开始谈恋爱,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这名女生与两名前男友有出轨行为。男子认为女友的“出轨”严重伤害了自己的感情。(10月9日 央广网)
一份长达六十多页的ppt,男子从聊天记录、照片、截屏等多个角度印证女友出轨,网友纷纷上前吃瓜,甚至在互联网上付费请求下载查看ppt。一桩私人的事件,如今成为众人眼中的谈资,且不谈其中八卦的成分,用ppt整理伴侣出轨等不忠行为并发布在互联网上,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更进一步地思考,如今在“津津有味”地浏览着这些信息的我们,是否也有聊天记录被公之于众的风险?如果遇到这种波及全网的个人隐私暴露,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隐私侵权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公民的个人隐私不可避免地、客观地正在或即将受到侵害。这种现象既有技术变革因素的影响,更有大数据推波助澜的个人私利原因。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位西安的女大学生和其男友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快速、广泛地传播开来,一方面得益于社交媒体交流与传播的便利条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并不会随风而逝,而是永远地留痕在聊天界面中;另一方面也有网络传播“无把关人”特点的影响,这种ppt的制作、发布技术便捷,信息可以被任意整合,在网络上畅通无阻,甚至传播更远。而从个人层面来说,出轨多年、出轨多人、女大学生等敏感的词汇,ppt大字报的猎巫行为,足以激起大众的猎奇心理。更有甚者,知晓隐私背后丰厚的利益回报,隐私曝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但在吃瓜之余,我们可曾想过这种点击、下载、转发背后的骇人逻辑?个人隐私无意识的泄露,往往伴随着个人私德的突然而来的公开审判,曾有“死后要销毁和闺蜜的聊天记录”的网络热风,试问谁能经受得起这样的审判?先不涉及该事件内部的道德判断,仅就将聊天记录制作成“ppt罪状录”的行为而言,也足够令人毛骨悚然。其实,这种吃瓜形式,最初源自留学圈,在留学生的交流群里,时而会有人甩出“xx留学大瓜”“震碎三观!xxx八爪鱼式劈腿”等不知传播源头的八卦,内容也大多是故事主人公的文字介绍,以及长达几十页的聊天记录截图等。在私密的聊天框里,许多话语出自特定的情境和情绪,但若被单独截取,却自然而然成了个人“关键词”;这些“聊天记录”也多是对身边曾经或许亲密的好友的自我袒露,若它们都可能变成一份无头无尾的“罪状”,那么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住这样的揭露,又有多少人敢在互联网上自我袒露呢?
个人私德的高低,实在经不起聚光灯下的公开审判。对他人隐私的擅自泄露,甚至早已不仅是道德问题。这类猎巫行为仍需立法的底线限制以及公民的隐私意识提高。早在2021年,就有“女网红遭ceo男友65页ppt控诉”事件,该男子自称发现网红女友突然与他人结婚,大闹订婚现场,最终因侵犯个人隐私而被刑拘6日。出现私人的道德情感纠纷,首先想到的应是从事实入手查清原委,而非将私人问题交给网友公开审判;作为吃瓜的网民,也应认清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问题,类似问题可能降临到每个人身上,保护他人隐私、圈限私德领域,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