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厌童”情绪 提升城市儿童友好度-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近期,一些城市的店铺公开称“不接待儿童”,相关话题引发了热议。这些店铺中既有人均上千的知名餐厅,也有专营老物件的服饰店、猫咪咖啡店,还有以曲艺相声表演为主的剧场。

从商家的角度来讲,因为担心难以确保儿童安全、担心儿童吵闹打扰到其他客人等,限制儿童进入,情有可原。网吧、ktv等公共场所可能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适合接待未成年人,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甚至是法律的要求。

舆论的热议,则在于将儿童“拒之门外”的一些做法,与近来舆论场上弥漫的“厌童情绪”形成了共振。一段时间以来,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一些因孩童吵闹而引发的乘客与家长冲突的事件,频频伴随着“熊孩子”等词条登上热搜,引发全民讨论。平心而论,在高铁、飞机、餐馆等公共场所,孩童的哭闹以及一些顽劣行为,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行、消费体验。一些高铁要求家长把哭闹的婴幼儿带去车厢连接处,部分网民呼吁设立专门的“家庭车厢”或者“禁童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但从儿童视角来看,要求孩童在几个小时内不哭不闹,拥有像成年人一样的自制力、自控力,是违背儿童生理特点的,更是违背人性的。更何况,一些成年人都缺乏良好的素养和应有的边界感,而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又怎能以严苛标准要求儿童呢?

“厌童情绪”的背后,是一些人对儿童的偏见、厌恶与排斥心理,也是缺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友爱宽容之心。孩童之所以是孩童,正是因为他们处于“人之初”阶段,心智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行为不易受控制,如果没有这些特征,儿童与成人何异?同时,一些自媒体营销号,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流量,故意给各种“车厢喧闹”叙事扣上“熊孩子”的帽子,放大“熊孩子”负面形象。甚至有一些短视频博主,自导自演传播儿童负面形象的视频,进一步加深了对儿童顽劣、任性的刻板印象。“厌童”仿佛成了一种流量密码,正是网络空间上,博眼球、贴标签、造名词等炒作“熊孩子”事件、煽动厌童情绪的行为,加剧了舆论的撕裂和对立。

当然,大声喧哗、无理取闹、损坏物品……个别顽劣、任性的孩子确实与父母的宽纵有关,“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熊家长”。人们反感“熊孩子”,背后更是对公共场合中各类不文明行为不满。对此,要求家长提升文明素养,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共同维护公共秩序,非常有必要。

然而,舆论场上弥漫的“厌童情绪”,让家长带幼童出行都变得小心翼翼,仿佛带着“原罪”,既会损害儿童的正当权益,也与我们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努力和目标相悖,不仅不利于形成鼓励生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可能还会加剧年轻人的恐婚恐育心态。

一个国家对待儿童和儿童教育的态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儿童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包容和照料不仅是家庭与个体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在生育率低迷的背景下,营造对儿童宽容、友善的舆论环境,是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对此,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应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打造更多对儿童友好的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真正体现对儿童应有的关怀、友爱,展现城市的文明风范。比如,北京市发改委、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会同36家相关责任部门梳理形成了《〈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台账》,要求从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的标准,持续推进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孩子们撑起更加多彩的美好童年。另一方面,也呼吁营造对儿童包容、友好的舆论环境,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正确看待儿童的生理特点。这要求大众媒体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宽容、善待儿童的舆论环境。同时,网络平台也要履行内容监管责任,压缩炒作厌童情绪、煽动对立的空间。

(作者系本报记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