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郑州大学)
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显示春节: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10月25日 中工网)
随后,“2024春节放8天假”“除夕不放假”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互联网上此起彼伏的讨论中,不乏网友对春节调休安排的诟病。不少网友认为,此次放假安排忽视了春节假期的特殊性,没有充分考虑职场人回家过年的需求。表面上时间加长了,人们却难说享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为了迎春接福,我国大部分地区从除夕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集中开启相关庆祝活动,春节当天放假,实际上是放了“半截子假”。此外,除夕放假还存在调节春运,给远方游子归家时间等考虑。从春节开始放假这种调休模式,对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来说,路途和时间就成了问题。正是佳节同庆家人团聚之时,自己却不在亲人身边,要么还在往家赶的路上,要么还在岗位站最后一班岗,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鼓励用带薪休假打破“长假靠凑”的局面,这种建议很难有实操性。现实中的生产生活是一个整体,休假方式的不同,会增加意想不到的沟通成本。没有统一规定的后果,就是这个公司安排职工除夕休息,另一个公司不安排,双方若有共同经济活动便难以开展,社会经济运行反而会受到影响。同时,鼓励带薪休假不具有强制性,很多时候会出现三个“不”现象:不让休——部分领导老板认为休假了活没人干;不愿休——带薪带的是底薪,劳动者舍不得扔掉本应拿到手的收入;不敢休——很多同事都在岗,自己特立独行怕引起老板不满。所谓的除夕带薪休假,能够落实到何种程度尚未可知。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这与春节休假制度并不矛盾。理性亲民的春节休假制度既有利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为人们“充电”,让打工人更好地投入下一年的奋斗中去。落实带薪休假和延长春节假期也并不矛盾,劳动者的休息权应当不打折扣,不留盲区地落到实处。人们常说“会休息才会工作”,倾听社会各界清晰、强烈而理性的呼声,才是春节放假安排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