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樊秀娣 李旭超
眼下,说到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时常会被提起。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算做到位?很多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并不很明了。
其实,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并提出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此概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内涵明确,即:一是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不能仅强调供给方的想法,而应多考虑需求方的态度。二是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这里的参与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参与评教过程或者按照学生的喜好改造课程,而是要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整体全程参与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学校行政管理、学校文化乃至社会环境的参与权力。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弱化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以一种为学生提供资源的载体状态存在,在各式资源的运用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资源并尊重学生选择与个人意愿。
对照上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批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与“以学生为中心”所要求的“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资源并尊重学生选择与个人意愿”还有很大的距离。
因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此,我们以课程为例来说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余地较少。客观上,由于国内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多,课时量也多,同时国内又没有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培养方案,学生必须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才能通过选修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等到学生把这些必修课程都修完,已经很少有余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二是学生可以自己决定的课程作业内容较少。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理工专业,虽然很多课程作业已采取小组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分工合作,但由于作业的命题等先由老师提出,再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任务,不能从自身的智能优势和爱好出发进行探究。三是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形式较少。目前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大多还是以分数形式出现,一般是结合作业分数和考试分数进行加权评定得出。为了便于打分,尽管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多元,但课程作业和考试形式往往还是单一的文字表达,评价主体也是单一的学校教师。无疑,学生个体的特长、爱好等没能得到充分展现。
在笔者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就是要把学生的诉求和利益放在核心位置,让学生的自主探索性与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第一、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发展方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量激增,使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高校学科专业是“大口径”方向,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专注“小口径”方向发展,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专业领域高精尖人才的最佳途径。学生对专业学习越深入,就越会感知到自己对某个“小口径”学科方向的偏好,这样的偏好相当宝贵。而学生个体的智能结构也各有侧重。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钻研理论演算但不擅长动手实操,有的学生擅长实践操作但不擅长理论记忆和文字表达。总之,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上深耕直至开花、结果。
第二、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校要允许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学业、职业目标的设计,以便行动跟上。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意向为其推荐职业规划。比如,喜欢理论研究的学生可以建议其在学术方面发展,喜欢实操的学生则可以鼓励其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发展。同时,学校要告知学生不同发展方向所需的智能结构和素质要求等。其次,学校要允许学生与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其课程学习计划,这是决定学生未来能够走多远的关键。要让学生合理合法地选择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甚至国外大学的课程。这对国内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将是极大的考验,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环节。最后,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打造一个由共同兴趣的同龄人、校友、导师和潜在雇主组成的专业社区,为学生提供在社区中进行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明晰自己的未来目标和行动措施。
第三、尽可能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的培养资源。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成才所需的教育支持,这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都行动起来。比如,“以学生为中心”会对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新要求,促使教师重新分配时间和精力,需要高校从制度文化层面重新认识和衡量教师成功的标准,明确教师的激励机制。还有对于学生的跨学科培养需求,学校应当组建教师团队,确保各跨学科课程内容衔接的逻辑性与紧密度。此外,学校还可以吸纳行业人员与教师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利用行业人员对于企业实际技术标准、落地产品要求、对应案例、实地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了解,对教学设施、教学平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共同构建行业认可的社会化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学校还应当积极为学生与校外实习等项目牵线搭桥。
(作者分别为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本文系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工科教育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