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咿呀学语前发出的尖叫和咆哮可能不是随机的噪声,而是语言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婴儿就会一连串而非零星地发出这些声音,表明他们在学会说话前已经开始了“练习”。相关研究成果5月29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hyunjoo yoo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从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就开始练习各种声音类型,为进一步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此前的研究调查了5到7月龄的婴儿咿呀学语的情况。然而,婴儿最常见的3种基本发声方式——尖叫、咆哮和中等音高类似元音的噪声却很少被研究。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yoo和同事要求130名婴儿——71名男孩和59名女孩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里,每天把小录音机放在他们的衣服口袋里16小时,每月1次。这些参与者都住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或附近地区,并且都发育正常。
研究人员从每名婴儿每天的录音记录中随机选择了21个时长为5分钟的片段,然后将婴儿发出的每一种声音归类为尖叫、咆哮、呐喊或噪声,比如嘘声。
他们发现,所有婴儿都会发出尖叫、咆哮或二者兼有的声音。yoo说,这意味着在5分钟内,这些声音出现的频率比偶然的频率更高,因此这不是随机的噪声,可能是为说话做准备。
总体而言,40%的尖叫和咆哮是一连串的。在61%的录音中,这些声音要么由尖叫组成,要么由咆哮组成,而不是二者都有。
87%的婴儿喜欢尖叫或咆哮,这与他们的年龄有关,尤其是在5月龄以上的婴儿中,尖叫更为常见。yoo说,这可能是因为高音尖叫需要对声带进行更高级的控制,但这一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
yoo表示,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最小的婴儿也会一连串发声,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形成了对比。后者表明,婴儿在大约三四月龄时开始“玩”语言。他说,“我们并不倾向于将这种与年龄模式有关的结果视为对声音类别的最终定论”,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这些发现。(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9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