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国
6月2日,“我家的‘人世间’禅城抗疫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分享会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环湖小学举办。来自机关、学校、村居、企业等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参与座谈,共叙百万禅城人抗疫故事,分享禅城抗疫“三部曲”感受心声。(6月3日《南方日报》)
仅历时一个多月,禅城版抗疫故事《孤勇者》《人世间》《都挺好》总播放量和阅读量已经超过1000万次,征文来稿超过5000篇,成为了现象级的事件。那么,禅城版抗疫故事“三部曲”究竟为什么能够“火出圈”?笔者以为,其中的“秘诀”在于做到了三点:红心、巧思、深情。
首先是一心向党的火热红心。
今年4月,佛山市禅城区发生跨省货车司机关联疫情。全区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仅用一个星期就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禅城抗疫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离不开广大一线战疫人员冲锋在先,勇担重担;离不开社会各界、全体市民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归根到底是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双统筹”,坚决执行“动态清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能在危机挑战面前敢于“正面刚”,让所有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化平凡为英雄,最终战胜疫情。
无论是《孤勇者》《人世间》mv,还是主题征文《都挺好》,之所以赢得深度共鸣、广泛传播、热情点赞,说到底是由于大家对党的强烈认同。
其次是组织策划的巧思妙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要讲好一座城市的抗疫故事,就必须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禅城版抗疫故事“三部曲”的整体构思,可以说得上是匠心独运,其形式之新颖、切换之自如、覆盖之广泛、互动之深入,令人叹服。
在“三部曲”里,上部《孤勇者》和中部《人世间》均为短视频,用镜头和音乐记录禅城抗疫故事。下部《都挺好》则为征文,用文字抒写身边抗疫故事。最后,三部曲全部整理成书,形成《我家的“人世间”——禅城抗疫“三部曲”》书册。从视频到文字,形式载体的变化,增强了宣传的灵动性、丰富性。
《孤勇者》聚焦医护人员、公安警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人世间》将镜头转向百姓,记录禅城市民同心抗疫的故事。《都挺好》主题征文活动,更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特别是结合青少年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掀起了一股共同书写、用心用情讲述禅城抗疫的热潮。仅10天的征文活动,收到投稿超5000篇,征文在线展示页面总阅读量超过450万。
由我拍你看、我唱你听,再到大家一起写,这种互动式、参与式的深度宣传方式,极大提高了宣传的覆盖面、参与度,提升了宣传的实效、亲和力和影响力。
再次是无处不在的深情表达。
三部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文字,都饱含对党和人民的深情,饱含对抗疫战士和市民群众的深情,饱含对这个城市的深情。因为爱,因为担当,因为奉献,人们被感动着,每一次创作、阅读,都在分享、传递感动。当个体的记忆与城市的共同记忆叠加,就会形成这座城市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份记忆、感动,让禅城抗疫故事定格于历史长河,将活化禅城抗疫精神,更将成为生动的思政课,让身边人身边事感动所有人,凝聚起人们对这座城市努力奉献的奋进力量,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抗疫斗争增添历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