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软件“挂羊头卖狗肉”,加强监管刻不容缓-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何晓琴(重庆大学)

当下,全国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进入暑假模式。但眼下,一些包含色情暴力、诱导广告的学习类app却给学生们的暑期“线上生活”带来极大隐患。一些学习类app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介绍里写着“猜成语、涨知识”,打开却是网络游戏,且无需实名即可登录、充值……(7月10日 中新经纬)

实际上,近两年,应用商店里供大众下载的不只有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冒学习软件,其它学习类软件也乱象丛生。部分软件不仅不需要用户登录实名认证,而且含有色情暴力、诱导玩家充值的内容。例如,《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显示,在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店中,就有不限制游戏时长、含有血腥暴力等少儿不宜的软件。这样的软件不仅存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容易给缺乏自制力、三观尚未健全的青少年带去不良影响。

但值得思考的是,尽管有家长投诉以及用户评论举报,但此类app依旧能够在软件商店上下载,且启动后无需实名认证即可登录。这不禁让人怀疑,这类伪装成学习工具的游戏app究竟是怎样逃过应用市场审核的?在应用商店上架时是一套包装,经用户下载后变成了另一个软件,这样“表里不一”的软件究竟是由谁来把关的?

事实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已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由此可见,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app不仅于理不通,容易给作为最大受众的青少年和家长带来安全隐患;还于法不容,违反了相关的市场和法律规定,理应受到严惩。而这样的软件无视法律规定,且有用户投诉举报也未遭商店下架,应用商店也应反思自身监管环节,及时填补上漏洞。

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的智能时代,学习类软件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好的学习类软件不仅能健脑益智,同时也能成为辅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但这样披着学习工具外衣的游戏软件是“误人子弟”的假学习软件,不仅对青少年的学习毫无益处,反而存在诱导青少年充值购买,推送少儿不宜内容的隐患。同时,假学习软件的出现也反映出市场监管的漏洞,以及应用商店审核的疏忽。

因而,针对此类学习类app存在的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巡查和处罚力度。对于“表里不一”包装成学习类工具的游戏软件严加处罚,此外各大应用商店也应当主动处理用户举报和投诉,加强对软件上架的把关,一旦发现此类app应当立即作下架处理,不要和此类软件“同流合污”或是“视而不见”。

来源:红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