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恩华(复旦大学)
2023年的毕业季,“一批985毕业生选择主动延毕”的话题冲上热搜。而促使其火热的原因正是,这句话以过往的思维理解起来是矛盾的——和挂科、差学分等贬义词联系的“污名化”的延毕,怎么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
事实上延毕在当今的语境下的确是一个“污名化”的词汇。一方面,延毕机制最初设置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有毕业生不满足校方要求的毕业条件:考试挂科、论文未通过、学分未修满等。另一方面,由于延毕长期和这些负面情况绑定,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把延毕视作扣分项,是名副其实的应聘者的“污点”。
可“污名化”的延毕却阴差阳错地给毕业生带来了一些好处。延毕能够给毕业生带来多一年的学生生活,可以让他们继续留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准备考研考公,或是在没找到工作时依旧能够保留应届生的身份。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局面下,这些延毕带来的好处在不断地被放大,以至于哪怕有“被污名”的风险,部分学生都会主动选择延毕。这种兴起的需求也在提示着一件重要的事,如今的延毕需要“去污名化”,得到更加细致地分类。
“去污名化”的分类,其实就是让校方在将学生的延毕行为归入档案时,分为良性延毕和恶性延毕。良性延毕指学生在满足毕业条件时主动选择的延毕,或是由于出国交换、家庭变故等原因事出有因的无奈延毕。恶性延毕则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延毕,即因为学习问题造成的被动延毕。
“去污名化”的分类,在学制年限弹性化管理难以一时推行的当下,可以人性化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得到了合理的分类,延毕可以减少用人市场对成功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毕业生的歧视,避免hr将他们和学术不佳的延毕者混为一谈。急需额外学年生活的毕业生很多都是有“二战考研”、就业等带来的压力,而这样的分类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负担。同时这也变相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交换游学,不用面对将耽搁的本校课程积攒到后续一学期内完成的高压局面,而那些真正需要休学处理变故的学生也能因此得到照顾。
“去污名化”的分类,可以减轻毕业生为了延毕而故意“被动延毕”的乱象,也代表了校方接纳学生合理延毕申请的态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本科生为了空出一年准备考研,故意挂科来实现自己的延毕。因为延毕会给学校带来管理、资源等方面的额外负担,学校通常不会批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的延毕申请。但这种为了延毕故意挂科的乱象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毕竟学生们本有能力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却故意呈现糟糕的结果来实现目的,不利于弘扬好的教学风气。而校方主动分类延毕的行为实际上是合法化了主动延毕的申请,为需要延毕的学子送来了温暖,又能够以非强硬的手段整治此前的乱象。
但不得不考虑的是,一旦校方因为“去污名化”的分类开放了主动延毕的渠道,很可能让管理、资源等方面的压力倍增。“污名化”的延毕在分类前就像一把双刃剑,对部分想要延毕的学子起到了一定的劝退效果,而分类后则不存在了。在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延毕的需求并不是小数,大开延毕之门必然会带来延毕人数的增加,如果住宿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这为大学的扩招增添了阻力,也让如何安排宿舍资源成为了难题。由此可见,校方做出“去污名化”的分类有一定的风险。我们虽期望校方照顾学生需求而跟进好相应资源,但这毕竟是美好的希望,而非校方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分类的推广显然要面对物质成本的考验。
“去污名化”的分类像是学子人生道路中的一顶帐篷,虽然这样的分类无法为离开它后的学子遮风避雨,也需要人为付出成本搭建,但漫漫长路如果能有这样的帐篷度过一个漆黑的夜,一定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