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各大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好时节。那赓续红色血脉的“大思政课”,那躬耕田间地头的“三下乡”实践,那关怀留守儿童的“爱心课堂”……在丰富多彩的“组合拳”背后,暑期社会实践仍亟须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那么,在“生活即教育”的社会大课堂里,究竟如何做到让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在社会实践中蝶变成长?
强化实践育人目标引领,以“红”为底书写家国情怀。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实践的目标使命,尤其要重视红色坐标赋能“大思政课”的意义价值。优秀文化坐标资源是讲好、用好大思政课的“富矿”,既是先进价值观的物化标志,又具有“文化地标”的作用。要通过考察走访红色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和近十年成就显著的历史文化坐标,挖掘爱党爱国的思政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阵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浸润在漫漫时光里的书信、书写在革命纪念馆里的文字“复活”,引导学生触摸历史,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诗,了解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从“可研学”到“可触摸”,能够克服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痼疾,打通社会实践和思政教育的“任督二脉”,丰富“大思政课”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活力,为实践题材注入更多家国情怀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和报国情。
彰显实践育人特色,“学以提能、学以致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欣然走出象牙塔,走向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田野课堂”,在“泥土味”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强化特色性的社会实践服务,结合专业特长,发挥学校特色,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例如,人文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发挥才华和想象力,给留守儿童拍摄爱心写真,为他们定格幸福的童年瞬间;农林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类实践,一家一户实地调研,为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企业车间,将信息技术的汩汩清泉注入高新企业,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真正实现科技强国;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在乡村支教时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练书法、画墙画、唱红歌,用心用情给可爱的孩子们带去多彩的生活。
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建构“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生态。拓展实践育人广度深度,激发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砥砺心智、锤炼本领,尤其需要运用情感的力量影响人、感染人、打动人。要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式教学、情境式再现,使得师生之间“节奏同步、共享心境并集中注意力”。赋予红色历史题材情感内涵,让师生集体“在场”,通过红色话剧展演、经典红歌联唱等艺术形式,打通彼此心灵的“最后一公里”。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观察、倾听、行动,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入交流,在田间地头思考乡村的发展之路,在发现问题、互助合作中收获乡情和友谊。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深入企业一线近距离洞察社会、观照时代,在生动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密码。
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家国情怀;走进乡土中国,心怀山河浪漫。这种“自找苦吃、啃硬骨头”的精气神,是新时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施展才华的根基与源泉。也许,每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只有一个主题,只能去到一处,只能影响一方。但是千千万万的实践小分队一起出发,就像千万条小溪流奔涌入大海,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