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 马悦(黑龙江大学)
日前,一则关于传媒女硕士创办社区食堂,4菜1汤才15元的消息,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这位女硕士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何花,她于武汉市开办了一家社区食堂,名为“大餐社区食堂”。
前一阵子大火的“传媒就业”问题遇上“女硕士”“高学历开食堂”,按网友的话来说简直“buff叠满”,评论区又再次为新传就业、学历贬值等问题掀起浪潮。抽身回看,笔者想提醒:应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标签”往往是歧视和污名化的导火索。对河南人“偷井盖”、东北人“土里土气”的地域歧视,就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将一些个体行为放大并贴上地域负面标签的结果。况且“重复”的力量是强大的,现在我们即使与任何一个河南人都素未谋面,也可能在脑海中对河南人形成了这样的印象。互联网时代,“标签”化容易将个体的印象推广至群体后,又把群体的污名施加到个体身上,容易导致极端化、绝对化的情绪,引发非理性的行为,甚至上升到网络暴力的层面。从群体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也会降低“社会黏性”,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对立。
过度“标签”化模糊了重点。事实上,给人和事贴上“标签”,是人类一种常见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便于我们对人和事务进行高效的分类和记忆。在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用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取舍、简化,作为一种便于理解受众的报道策略这无可厚非,但在非必要的时候强加“标签”未免有刻意之嫌。尽管某些标签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但因为一些标签的大众认知度较高,一些媒体在流量的吸引下也会选择使用标签而不是新闻事件的核心。加之社交平台自带的标签集合功能,污名和刻板印象被加深,但事件中真正应该得到关注的部分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忽视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的女司机、xx地彭宇案中“被代表”的大爷大妈都是过度“标签”化的受害者。
“标签”盛行的当下,舆论不应被“传媒女硕士”的标签带跑偏,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当事人辞职开办社区食堂的背后是青年创业的考量,也是公众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更是人们对养老、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担忧。慎用标签、少用标签也应成为传播者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