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 王钊沛(重庆大学)
又到一年开学季,在“神兽归笼”之前,不少家长会选择先到商店“扫荡”一番,为孩子准备开学物品。北京的徐女士近期就为自己即将幼升小的儿子购置了儿童电话手表、学习桌椅、台灯“三大件”,加起来花了将近3000元。徐女士说,随着开学在即,小区里很多家长都早早给孩子准备好了各种“装备”。消费之余,有家长也感叹:不就开个学,怎么不知不觉花了这么多钱?(8月31日 中新经纬)
近年来,教育成本不断攀升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教育对于每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很多时候,高额的教育开支并不仅仅完全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是受到了广大家长爱子心切、消费主义席卷、社会攀比等多重压力的影响,对此,我们更应该呼唤理性消费与正确的心态。
父母爱子是人之常情,但当这种情感被过度放大并与消费主义相结合时,教育成本便不断攀升。家长们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不惜倾尽积蓄为孩子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资源。动辄上千元的书包、几百元的电动橡皮机等往往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广大家长应理智对待,而不是盲目跟风或攀比。
社交媒体上各种对物质和成就的追求,使得学生们更容易被攀比的心态所左右。学生们往往会在学校或社交媒体上比较自己和同学的成绩、用品和家庭条件等。这种攀比心态会让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以至于他们开始要求家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来跟上“比赛”。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于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心态至关重要,不必盲目从众,跟随所谓的潮流。
商家搭乘“消费主义”的快车,推出“盲盒”“福袋”等系列玩法,利用“隐藏款”“联名款”等噱头吸引学生购买,商品质量却良莠不齐,令人堪忧。学生在面对这些商品时,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如若抱着赌徒心态,往往会投入更多的金钱,只为博得商家人为控制的稀缺性商品。当然,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出手,刹住这股卷向学生们的消费主义风潮。
教育成本的攀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家长、学生、商家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和当前“内卷”的实际情况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发出呼吁,树立起正确心态,远离攀比和从众心理,以实际需求和兴趣为导向,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均衡的环境,这才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