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每年高考首日,高考作文便会引爆热搜,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高考不只是考生之间的对决,也成了各大ai模型之间的比拼。
更进一步,以高考作文为契机。ai与真人,到底谁更胜一筹,也成为今年最独特的热议话题。ai七秒一篇高考作文,你打多少分?类似的话题随处可见,挑拨着人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高考首日,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一个ai与真人写作对比的策划活动。面对同样的高考作文题目,ai在发题后,仅用十几秒便写完一篇作文。与此同时,我依旧在绞尽脑汁地审题立意,甚至来不及写下一个满意的标题。速度上,我显然输得一塌糊涂。
从ai问世之初,ai与人对比的话题便从未停止过。人们始终好奇,这个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究竟能走多远;也隐隐害怕,假以时日,自己是否会被ai取代;人们的内心深处,对于ai,总是既惊叹又蔑视。惊叹其速度之快、内容之广,又蔑视其内容之浅、思想之空。
人的内心,总是有一种生而为人的骄傲,好胜心过去在人与人之间,现在开始转移到人与ai之间。人们“同仇敌忾”,想着把ai狠狠地比下去。而这些想法,同样在我的内心滋生——ai,不过是在机器地拼接既有的材料罢了,何来思想和创造一说?
一个小时多,我才堪堪交稿。我深知,倘若是在高考的考场上,这样的速度早已败下阵来。速度上的惨败,让我更为羞愧,也愈发激起我内心最后的倔强——内容上我还能输给你ai吗?两相比较,总算是找回了一些自信,ai写的不过是模板化的正确废话。
那么这场ai与真人之间的对决,我赢了吗?遗憾的是,我不过是更高级的模板写作。高中遗留下来的写作思维,诱导着我不断回想古今中外的相关事例,随后将材料一一罗列,编排出一篇看似有点文化底蕴的作文。原来比到最后,我与ai的底层逻辑并无区别,即搜集命题的相关资料,随后组织编排。
ai秒写高考作文,那我还能写些什么?用同样的底层逻辑,去写上一篇材料丰富一些、结构合理一些、编排漂亮一些的文章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工作,ai依旧可以通过迭代升级,轻松赶超。我想,我们应该去写那些写天马行空的设想、有血有肉的故事、触及人性的章节……这些由思想碰撞的火花,或许才能真正赢过ai。
人的主观性,过去被视为人的一大缺点。现如今,在ai浪潮的席卷之下,却变得极为珍贵。数百年前,帕斯卡留下那句“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然而正如新课标一卷作文题目问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答案是我们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在ai时代,我们需要通过思想来立足。然而ai的投喂,却不断弱化着我们的思考,从而让我们失去思想,失去能与ai抗衡的关键之物。在这场人机的对抗战中,我们可能会越来越落后。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走错了赛道,比错了方向,我们的教育或许也该为学生们调整赛道了。
正如这场人机高考写作的对决上,不难发现,ai永远只会给出模板化的议论文,而写不出打动人心的记叙文。而我们的学生,也千篇一律地选择不易出错的议论文,不会也不敢去写一篇情感真挚、富有思想的记叙文。这样比下去,我们最终只会输得一败涂地。到头来,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尊严不是被ai夺走的,而是自己放弃的。
来源:红网 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