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毕业季,艺术院校学生的毕业作品往往会引起公众关注,网友常常对学生作品褒贬不一。有人批评作品缺乏美感、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也有人呼吁尊重艺术的多样性和创作者的个性表达。其实这些事件不仅是对艺术表达方式的一次探讨,更是对青年艺术创作空间、成长环境和公众接受度的一次深刻反思。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催生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评论家”的现象,每个人都享有评论艺术作品的权利和表达个人好恶的自由。然后,艺术作品在网络的传播中,容易被简化为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经由不同观点的叠加和多平台的转载,让艺术创作的原初动机和作品的深层意义变得模糊。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的思考,避免在群体无意识和个人好恶的裹挟中对艺术创作者进行不必要的人身攻击,滋生网络暴力,挫伤青年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当然,争议是艺术作品生命力的侧面体现,它激发了公众的思考和讨论,推动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表面形态,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时,应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跳出简单地以个人喜好或传统观念来评判的围墙,以善意的态度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性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青年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要主动深入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用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传递真善美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建立与公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青年要积极主动地迎接变化与考验,时刻做好艺术作品接受公众审视和评价的准备。面对争议,要虚心接纳有益的建议,主动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艺术创作,学会在批评和争议中成长。通过多与公众交流,更好地认识艺术的美育功能和责任。其实,善意的批评并不是坏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学习在多元声音中探索艺术语言表达之道。青年不必刻意迎合大众,但也不能敷衍大众。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独立性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秉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创作立场,用精品力作引领大众审美,陶冶大众情感,传播中华文化,注青年创作活力于文化强国建设。
青年思想活跃,最具创造力和创作热情。其艺术作品,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打磨的产出,是他们对艺术理念的坚持和对创作自由的追求。社会应尊重青年创作自由,包容其成长发展。高校作为培养艺术青年的主阵地,要主动创设艺术青年成长空间。通过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经历融入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转化为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同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适应力,在争议中深入思考艺术创作价值。要创造条件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活力,鼓励学生在尊重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可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提供学术指导和成长支持,涵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大情怀、大视野和大格局,激发学生用专业所学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传播奉献青年之力,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