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 王红峰
7月22日下午,湖南娄底,“轮椅男孩”吴成潇确定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多年前,他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从初一开始,吴成潇便无法正常行走,6年来都是由母亲背着上学。今年高考,吴成潇考出603分。小吴有个心愿,希望把病治好,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特殊人士。他的母亲陈女士希望儿子继续努力,争取考研考博,回报社会。(7月24日 央视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轮椅男孩”圆大学梦,高校无障碍环境建好了吗?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安全通行和使用便利,在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把“无障碍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等项目,基本上实行无障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一条条盲道、一个个缓坡……成为社会大家庭给予残疾朋友的有力手臂和明亮双眼。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部署各地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此后,高校无障碍环境改造有了长足推进。但目前高校无障碍改造仍不平衡,还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有的高校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当初规划建设时缺乏无障碍理念,加之缺乏相关标准,存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甚至没有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5条明确规定,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据央广网报道,“十三五”期间,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人考生数量逐年增加,五年内,全国共有5.75万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十二五”增加1.92万名,增长50.1%。如何保障残障人士的平等受教育权,我国高校建设无障碍环境当须成为一项由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以扭转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滞后局面;针对高校改建无障碍环境,国家财政可给予专项支持,包括对民办学校建设无障碍设施,可由国家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各高校更要将建设无障碍环境作为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无障碍设施既要规范建更要严格管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高校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常态化督查。
其实,不仅高校需要建设无障碍环境,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建设无障碍环境,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康复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融合教育,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让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