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蔼珈 (重庆大学)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1月1日《人民日报》)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训练时,航天员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可以按手边的红色按钮请求暂停。但20多年来,这个触手可及的红色按钮,从来没有被按下过。什么是中国航天精神?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一个章节《诗》,演绎到了对中国航天的致敬——他们说航天工程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这些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在天上书写着人世间的最壮美的诗篇。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出征时说:“时代给了我们追梦圆梦的舞台”。指令长汤洪波深情地说:“曾经积贫积弱的神州大地,现在却是这个星球上最亮最美的地方,我由衷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是这些刻骨铭心热爱,是这些满腔热血的梦想,沸腾了整个星辰大海。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中国航天代表着中国最顶尖的科技,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浪漫内涵。我们有“嫦娥”有“玉兔”的,有“北斗”有“天宫”,有“蛟龙”有“天问”,是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美好。“神舟”与“神州”同音,当飞船升空时的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在神州大地之时,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热泪盈眶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
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奋斗是对中国最长情的爱慕。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飞天20载,所向皆星河。从神五到神十七,从首次太空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中国国力的增强,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
中国航天向着无垠太空坚定无畏迈进,是穿越百年的光荣历程,是跨越百年的历史里程,是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更是日月换新天,手可摘星辰的星辰大海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带着最美好的梦想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书写中华圆梦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