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骚扰女学生因衣着引热议,我们该如何定义穿衣自由-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红网 李宜桐 (苏州大学)

11月1日下午,湖北武汉。网传湖北大学图书馆前,一对大学生情侣跟校外人士产生纠纷,疑似社会人士因盯着女生看,跟女生男友发生争执,出手打人。(11月2日《潇湘晨报》)

在网传视频中,情侣中的女生指责旁边的两位男子盯着自己看,被指男子感到不满,上前争执,双方进而发生肢体冲突。有网友评论,“在学校穿着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红灯区呢”“女生穿这个样子,男人色迷迷多看几眼也是正常,也是自己引火烧身!”,但视频中可以看到女生身着黑色连体短袖上衣与高腰阔腿裤,身上只有手臂、腰侧与胸口部分区域裸露,并没有露出隐私部位,露肤度甚至不比大街上一些袒胸露乳的男性,却被评论的如此不堪,无法想象她穿的只是一套近年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穿搭。于是有其他网友发问“说好的穿衣自由呢?”

为何出现有关“穿衣自由”的发问?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穿衣方式的认知由社会建构,由于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社会群体和社会角色, “穿衣自由”和“穿衣得体”这两种认知,正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建构,导致了不同的个体认同,由此引发争议。中国的服饰文化历来是传统的、相对保守的,女性被要求不得“穿着暴露”,不然就是“不守妇道”“有失体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在人们思想逐渐变得开放的同时,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在提高。女孩们不愿再忍受束缚与凝视,追求处事的自由,“穿衣自由”便反映了这一点。

所谓“自由”,则是指“不妨碍到他人的情况下” 、可以在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下随心所欲;穿衣蔽体,男性不露出下体、女性不裸露上身与下体便无大碍。女性可以为了身体健康与舒适选择不穿文胸,或是可以为了美观或是散热穿短款服饰,只要不露出禁止的隐私部位就可,而其他露出的裸露的皮肤,也只代表着女性拥有这一块皮肤、一个部位。同理,在公共场所裸露隐私部位,无论男女都应受到教育,依据法律给出惩罚。身体主权理论中强调女性在决定如何展示自己身体方面应该拥有自由,女性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最终的决定权,而不受社会、文化或男性的压力和规范的限制;女性在穿衣方面应能自主地选择,无论是选择性感还是保守的服装,都能获得尊重。所以,“穿衣自由”,其实并不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的自由,而应该是“想不穿什么就不穿什么”的自由。

令人慨叹的是,至今女生们还是会因为穿衣受到辱骂与骚扰,还是会有女性会害怕遭受语言或行为性骚扰、辱骂与偷拍等行为而始终不敢穿自己喜爱的衣服;2022年6月,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中,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在骚扰并殴打受害女性,也有不少网友觉得是受害者“穿的太少”引祸上身,剥夺女性生而为人应有的尊严与选择的自由……可见,在追求“自由”的途中,人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该如何做到“穿衣自由”?尊重是首要的,即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不要用自己单方面的认知去要求甚至是侮辱他人,至少要做到相互尊重。做到自我约束,不冒犯他人,也不委屈自己、任由他人欺负,在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举起法律武器进行反击。同时遵守自己的准则,不接受被物化、不讨好异性,不要用别人的高举的“穿衣自由”旗帜做自己无底线行为的挡箭牌。当大家可以做到不因为他人的闲言碎语与指责谩骂而委屈自己,也不干涉他人合情合理的穿衣选择,才能做到“穿衣自由”。

穿衣自由是实现性别平等和消弭身体压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穿衣自由和身体自主权,我们可以为女性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和暴力行为,创造一个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今天,我们继续高呼穿衣自由,受害者无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