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公益指导”,希望能夺下“割韭菜的镰刀”
□郭元鹏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要求各地遴选一批考试招生机构业务能手、招办主任、骨干教师、专家学者,组建本地志愿填报指导专家队伍,通过开设志愿填报指导公开课、开展网络直播、录制讲解短视频等方式,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招生政策、投档录取办法、志愿填报流程方法等进行权威解读和广泛宣讲。(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又是一个新的商业风口,各路商家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志愿报得好,弥补50分差距”“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瞄准家长焦虑心态,已经陆续推出了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不少售价上万元。此前,有“网红名师”的“17999元的填报服务课靠抢”登上热搜,有的商业机构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轻轻松松就可以超过2个亿。
面对动不动就上万元,甚至是好几万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尽管家长“嘟嘟囔囔”抱怨价格没边没际,可还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砸锅卖铁、倾囊而出。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将“可怜天下父母心”演绎得淋漓尽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些商业机构的高考志愿指导却着实是在举起“锋利的镰刀”,毫不心软地“狠狠割韭菜”。一家商业机构的回复似乎让我们看清了本质:那能有什么办法,市场火热,人员众多,我们的力量有限,价格高是市场需求造成的。
按理说,商业机构的志愿指导,只要“货真价实”,只要“公平合理”也没有什么,毕竟这是市场需求。但是,也需要明白的是,任何事情都不可极端,不可将考生和家长当成“一片片韭菜地”,想怎么收割就怎么收割。最为关键的是,还有很多鱼龙混杂的所谓“指导”,一些人经过简单培训就直接“下场割韭菜”,不是诲人不倦的“指导人生”,而变成了毁人不倦的“瞎胡指导”。何况,还有家庭因为花不起钱,而无法帮助孩子实现志愿指导,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也不公平。
这种情况下,公益志愿指导显得十分必要。2024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开通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突出“海量数据、系统集成、个性匹配,免费使用”等特点,提供专业介绍、志愿推荐、心理测评、就业去向等多种功能,为考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还将举办“2024年全国高考志愿云咨询周”活动,组织2000多所招生高校在线为考生、家长提供准确权威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最值得一说的是,教育部要求各地组织业务能手、招办主任、骨干教师、专家学者,通过公开课、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免费公益指导”,这种网上问答、直播连线等方式,为考生的志愿填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指导”,要比商业机构更专业、更实用、更科学。
教育部推“公益指导”,希望能夺下“割韭菜的镰刀”,让考生不再是“商家的韭菜”。多些“官方志愿填报指导”,让商业机构没有机会割韭菜!